电视广告投放的八大误区与思考

2018-10-16

▌只选择收视率高的栏目或时段,却忽略了投放性价比

收视率高代表收看人数多,品牌被消费者认知的几率就高。这里面有几大问题:

① 收视率高,价钱肯定贵,这就需求思索投资报答率,投放100元,得到20元的报答;假设投放50元,就得到15元的报答,你会选择哪个?所以有时分收视率普通的,得到的报答不一定低。

② 每年9-11月,各大卫视都要举行广告资源招标会,吸收了众多企业携带巨额资金参与,黄金时段的资源稀缺性、高收视率,有着很高的传播价值。但招标的价钱曾经远远超出它的价值,企业在决议参与招标之前应该认真思索。

▌数百档真人秀,一窝蜂投综艺,观众来得及看吗?

同质化的节目越来越多,我们以致找不到一档现象级节目。我们走向国际化,买了韩国版权还请来韩国团队。我们又故步自封,让制造者和观众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疲态。“限歌令”没能限制住音乐节目继续井喷,“限星令”也没能让真人秀数质变少,“限童令”也只是给走火入魔的亲子节目降了点温,新出的“限模令”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明星满屏却不见优质内容,广告主大投资一定有大报答

明星保证收视率的同时吸收了大量广告商的资本投入,所以当插播广告曾经不能满足广告品牌的曝光率时,就只能经过在节目中大量植入广告的方式增加品牌曝光。当一档综艺节目的内容充溢着大量广告和电影宣传,资本和商业要素消解节目情怀,节目本身的内涵以致游戏性和兴味性都会大大降低,观众也不愿再为节目买单,而是转向综艺大市场中的其他节目。

▌电视内容市场唯明星论,以明星博眼球,营销急功近利

目前,综艺节目已进入资本烧钱的时期。从内容为王、制造为王到资本为王,综艺节目的资本运营不时处于高氧状态,没有回落,这些综艺节目主要依托明星赚取收视率来收回本钱,获得收益。除了依托传统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来收回本钱外,经济泡沫作用下的综艺节目凭什么获得观众的关注呢?在当今井喷式的综艺节目市场中,效率意味着收益。在此恳求下,节目制造团队只能经过明星参与的方式吸收观众,而不将时间消耗在节目创意及内涵上。

一档节目扬名的同时也进步了明星的行业位置,高昂的明星出场费和同质化节目竞争环境中有限的明星资源使节目制造方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保住明星就意味着保住了收视率。

▌唯IP论,盲从潮流,缺少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内容和中心价值

把事实真相暂且搁下,这些抢手话题几表现了“不任性缺乏以显真人”,简单来说,“撕”就一个字。崔健“手撕”许志安(《中国之星》);李宇春弄哭了舒淇(《熄灭吧!少年》);一向高情商的郭敬明被Dr。魏形容为“我怎样似乎跟女人在吵架”(《最强大脑3》);乐嘉、王栎鑫不约而同在节目现场醉酒,惨烈程度不可思议(《超级演说家》《文学英雄》)。那么,假设我们在真人秀节目中只能感遭到这样的价值传送,显然是尴尬的。

▌广告投放趋于向央卫视集中,忽视空中频道的价值与创新潜力

很多企业只选择全国性电视台中止投放,以为全国人民都可以看到。以中央台为例,其在南方很多中央的收视率是很低的,这时就需求其他中央电视台配合。其次,全国性频道在传播范围上确实比其他电视台要广,但深度上不及中央频道;再次,有些企业选择了收视率特别低的全国性频道,固然价钱很低价,但几乎没什么效果,投资报答率微乎其微。

空中频道贴地气的地缘优势,显然更合适做精准、细致的定制互动,既别离圈层中止实效性动销,又经过粉丝近距离接触培育良性的品牌联想度,反哺线上品牌的塑造,是品牌营销的良好渠道。

▌只在意数据,忽视了对平台价值的全面考量

千人本钱、每收视点本钱、总收视点、占有率等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价值,但这些只是量的调查,更要注重媒体质的调查,比如媒体的形象,企业的受众与栏目受众的吻合,栏目的佳誉度、忠实度、栏目在受众的影响力等。投放广告,不只需看电视屏幕的表现,还要看其在多屏(PC及移动端)的价值。由于借助节目的多维度影响力,广告主可以在终端、线上中止普遍联动。

▌只在销售旺季中止投放,缺乏持续地战略性规划

很多企业只需在销售旺季中止广告投放,旺季就完好中止。殊不知,消费者置办行为的构成是长期构成的,要持续地向他传达企业和品牌的信息!即使是旺季,也不要中止宣传,这样可以占领媒体货架和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更好的削弱竞品的实力。